更新时间:2021-09-05

我的父亲,我的儿子:亲亲


显然,这是一部表现亲情的电影。
有这么一家人,一个爷爷,一个孙子,两个爸爸,两个儿子,加起来最少有几个人?
这是小时候被考过的问题。
长大了才发现,你身上背负的身份越多,牵挂你的人就越多,你的牵挂也越多。
爸爸Sadik带着儿子Deniz回到阔别已久的故乡,那里有他的爸爸Huseyin在等着他。
因为不想剧透的原因,Sadik要把Deniz托付给爷爷奶奶,另外,要与爸爸和解。
托付太容易,隔代亲不是瞎说的,虽然是一个素未谋面的五六岁的小孩子,却仅仅凭借天然的血缘再加上一点点童真和教养,就能打通祖孙之间的陌生,很快就其乐融融。
而和解就没那么简单,父与子之间的关系因为当年人生道路选择而割裂的时间太长,历久弥深,不好原谅。
同性相斥吗?成年之后的父子一不小心就可能反目成仇,这在世界各个角落都不鲜见,儿子叛逆出走,父亲愤怒决绝,一个永不回头,一个心门紧闭,再见面时将从何说起呢?
好在有一大堆其他的家庭成员:无条件接受一切的母亲,当然她也是爱孙如命的奶奶;与弟相亲五大三粗的兄长,对待兄弟的感情却奔放到让我们觉得不好意思;七大姑八大姨,有好事时她们是烘托气氛的主角,遇到变故时她们又能为你分担风雨排解忧伤。
在这部2005年的土耳其电影《我的父亲,我的儿子》中,亲情是彩色的,是爷爷生活的乡下和亲手建设的农庄的颜色;是孙子眼中的陌生新奇和童话幻想的颜色;是爸爸的儿子治愈创伤心灵回归以及儿子的爸爸托付未来终获宁静的颜色。
这颜色属于异域,阳光充足的乡间,错落别致的农舍,明亮鲜艳的服饰,丰富多样的食物,再加上民族特色的音乐,我们的感受一定是耳目一新。另有的不同是,相较于我们的含蓄内敛,剧中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碰撞直接而热烈,喜怒哀乐嬉笑怒骂来得快去得也快,如果你是一个愿意被感动的人,自有浓浓的亲情戏让你泪流满面;如果你只想玩味至亲关系的那种复杂与无奈,你也会因某些诙谐的场景而发笑;还有黑色幽默,接近片尾处小姨子拯救老姐夫的桥段仿佛是创作者故意加的戏,有些夸张,是为了中和沉重哀伤的气氛,缓解观众愁绪,要你相信乐观与希望。
歌里唱过“想要带你去浪漫的土耳其”,去之前,我们对这片异域了解多少呢?小亚细亚和地中海?拜占庭与奥斯曼?曾经的突厥人?世俗的伊斯兰?多次的军事政变?中东的重要一极?民族复兴的大国梦?还是烤肉?火鸡?热气球?蒸气浴?
不管曾经了解多少,它的电影我是第一次看,我看到的是一样的城镇与乡村的差异,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政治的宗教的以及各种主义造就的人与人之间时而亲近时而疏离的关系,而唯一亘古不变的是血浓于水的亲情,非我族类,却感同身受。
我会想到那部意大利影片《灿烂人生》,同样表现亲情的部分,那部影片深沉而凝重,而这部相对轻松与快乐,个人命运同样在时代的大潮中翻滚与颠簸,内心的情感却始终纯真和炙热,那是来自于地中海赋予的爱的底色。
看到了在回乡的路上父亲为小男孩戴上的那个用手绢扎成的“帽子”了吗?我小时候也那样玩过,而手绢这个东西现在竟成为了历史。
我好奇的是这种玩法是大家是各自发明的?还是相互学习的呢?
总会找到共同点的。
例如片尾处对影像的致敬,这是许多影片创作者的小癖好和小特权,想想还有何种艺术形式可以在自己的作品中如此直接地表达对工作的自豪与褒奖呢?


我的父亲,我的儿子Babam ve Oğlum(2005)

又名:My Father and My Son

上映日期:2005-11-18片长:113分钟

主演:切邓·泰肯多尔 菲克雷特·库斯坎 休姆拉 Serif Sezer 耶特金·迪金席勒 

导演:查恩·厄尔马克 / 编剧:Çagan Irmak

我的父亲,我的儿子的影评

植二
植二 • 亲亲